解決重卡剎車失靈亟需安裝液力緩速器
重卡制動失靈在中國是個老話題。
先看看流傳較廣的幾個公路危險地帶:北京的八達嶺曾被稱為“死亡之谷”,京珠高速粵北段中央電視臺曾專門錄制關于剎車失靈的《走進科學》欄目——“死亡高速”,在亞洲最大跨國瀑布廣西德天有名為“危險地帶”的十八彎。而在川西、云貴高原、南疆地區(qū),這樣的危險山路舉不勝舉。
最近的關于卡車制動失靈的重大事故發(fā)生2009年5月4日清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柏溪鄉(xiāng)村民孫先軍,駕駛河北省遵化市建明鎮(zhèn)“冀BG5084”大貨車從永德縣駛往重慶。當車行至祥臨線K183+870M處時,尾追同向行駛的 “云S20475”解放輕型載貨車,同時與迎面駛來的云縣客運公司“云S10827”車擦碰,致使“云S20475”失控駛出路面,碾軋公路外的等待乘車民眾,致使14人死亡,50人受傷。經(jīng)過相關部門全面深入的調(diào)查,事故原因查明:因肇事者孫先軍駕駛的大貨車在6公里的下坡路上連續(xù)使用制動,增加了制動蹄片和制動鼓的滑磨時間,致使制動鼓溫度升高,產(chǎn)生熱衰退現(xiàn)象,最終導致制動失效。
在Google上輸入“交通事故制動失靈”,可得62,000條結果。為緩解制動失效或制動力不足的問題甚至催生了一個新的產(chǎn)業(yè),就是高速公路緩沖帶的建設。在全國各有名的長下坡、急彎、事故頻發(fā)地段,常見各類由沙、石、泥土依勢而建的緊急緩沖區(qū),專用于制動失效車輛的駕駛員主動“撞”上這些沙石堆以達到減速的目的。其它在高速公路上數(shù)不清的黃條形的減速帶隨處可見。即使公路部門花了大力氣,在全國的危險地段設置了醒目的提示牌,修建了無數(shù)的緩沖帶,道路車輛的安全形勢仍然嚴峻。最近幾年我國每年因道交能死亡的人數(shù)約在6-8萬左右,排名仍居世界第一。
安部交管局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貨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違章駕駛,其次便是車輛的機械故障,而很多駕駛違章的情況同時伴隨著車輛故障。在各種車輛故障統(tǒng)計中,制動失靈占據(jù)了相當高的比例。
我們不禁拷問:難道制動失靈就應該只問責于駕駛員不規(guī)范操作和危險的道路條件嗎?有沒有別的改善途徑?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先分析車輛的制動系統(tǒng)。通常衡量輛制動能力有三個指標。一是制動效能,也就是短距離內(nèi)剎車的能力(俗稱最短剎車距離);二是制動穩(wěn)定性,也就是車輛在制動過程中車身方向控制的能力,也就是側滑量大??;三是熱衰退性(也叫制動恒定性),也就是長時間制動后高溫狀態(tài)下制動力矩的保持能力。
我國最權威的安全法規(guī)——GB7258,對前兩個指標有定性的描述和要求,即要求應急制動和駐車制動狀態(tài)下的制動距離、減速度、制動力分配等必須滿足一定要求,車輛方能合格出廠。但對于制動熱衰退性,目前我國還沒有相應的規(guī)定和性能試驗要求。
據(jù)測量,一般卡車額定載荷下在7%的坡度上下坡3分鐘后其制動鼓的溫度可達700℃左右,此時制動器摩擦系數(shù)急劇降低為正常值的1/3左右,如遇危險需要緊急剎車,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再規(guī)范操作的司機也無法準確而有預見性地在與前方車輛或障礙物的安全距離內(nèi)把車剎住,如果有超載和路面濕滑狹窄的情況出現(xiàn),危險將不期而至。為此山區(qū)的司機們早已在車頂加裝水箱,專門用于長途過程中為制動鼓降溫來保持一定的制動力。但長期應用下來,其效能和可靠性值得懷疑,并非一個治本之策。
國際上通用的卡車主動安全技術有:
盤式制動 Disc Brake
防抱死系統(tǒng) Anti-Blocking System (ABS)
液力緩速器制動 Hydraulic Retarder Brakes(Retarder)
加速防滑控制系統(tǒng) Acceleration Skid Control (ASR)
電子制動系統(tǒng)(集成緩速器)EBS
CAN 總線控制 CAN bus network
主動制動輔助 Active Brake Assist (ABA)
電控行駛平穩(wěn)系統(tǒng)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tǒng)Lane Assistant(SPA)
連續(xù)制動限制器 Continuous Braking Limiter(DBL)
胎壓控制系統(tǒng) Tyre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倒車輔助裝置 Reverse Driving Assistant
發(fā)動機制動(Engine Brake)
注意力警告系統(tǒng) Attention Warning System
國際上通用的卡車被動安全技術有:
ECE-R 66 制造標準 ECE-R 66 certification
能量吸收式靠背 Energy-absorbing backrests
前碰撞護欄 Front Collision Guard
集成的兩點安全帶 Integrated 2-point seat belts
反觀我國,目前卡車制動技術基本停留在價格競爭層面。安全帶技術雖有全面應用,盤式制動器,ABS,發(fā)動機制動等僅在極少量高端車上應用,除此之外,其它技術目前基本沒有引入。絕大多數(shù)的卡車還是僅僅依靠簡單的鼓式制動來保證著車輛的安全。
在國際上,改善卡車長時間制動后失靈的簡單高效的辦法就是加裝可穩(wěn)定提供持續(xù)輔助制動力的裝置-液力緩速器(Hydraulic Retarder)。
目前來自德國福伊特集團的液力緩速器已進入中國,并在國內(nèi)客車界享有盛名。它可提供高達4000NM的制動力矩,完全滿足并超越歐盟ECER13關于持續(xù)制動的法規(guī)要求(>12T的滿載卡車在7%的坡度下僅以緩速器工作,保持車輛在30KM/H的速度下連續(xù)下坡6KM不能產(chǎn)生任何故障)。在云貴高原,客車經(jīng)常高速往返于昆西線、昆麗線、昆普線等危險地帶,而裝有福伊特液力緩速器的客車從未發(fā)生過任何車禍,令司乘人員備感安全。
液力緩速器是通過發(fā)動機的冷卻水適時給升溫后的緩速介質——油進行降溫,保證了持續(xù)制動力矩的輸出,革命性的提升了車輛的制動熱衰退性能,最適合需要持續(xù)制動的工況的車輛。
如果再輔助以發(fā)動機氣門制動裝置(JACOB或EVB),由于發(fā)動機制動的性能正好在液力緩速器比較薄弱的低速區(qū)表現(xiàn)明顯,則整個車輛的制動安全性水平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直到目前,歐洲幾乎所有重型卡車都已標配液力緩速器和發(fā)動機制動。這些安全技術的逐步應用,導致過去30年里,歐洲卡車運輸?shù)闹旅鼮牡湐?shù)量減少了80%。
在目前國情下,如果車輛的配置能升級到盤式制動及ASR,ESP等系統(tǒng),顯然將會更有力的提高整個卡車的安全裝備水平。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我國四級及四級以下等級公路里程仍有120多萬公里,占我國公路總里程的70%。在西部、西南部等地區(qū),山多、路窄、彎急,連續(xù)長距離的情況很常見,如果再不加裝液力緩速器,卡車安全問題仍將時常會受到拷問。
我們呼吁,在市場經(jīng)濟和各廠家激烈地以價格競爭贏取客戶的語境下,要想快速而有效地解決卡車制動失靈帶來的交通事故問題,亟需國家出臺強制性的類似ECER13的持續(xù)制動安全標準,用法規(guī)形式約束生產(chǎn)企業(yè)和購車老板,以期減少重型卡車相關事故的發(fā)生幾率,切實為司乘人員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