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新車型之痛
2011年的重卡市場讓每個企業(yè)都倍感壓力。臨近年末,展望來年,很多重卡老總可能不僅要為明年的銷量謀劃,更要為新車型的上量想轍。中國企業(yè)自己研發(fā)的新車型,也許既是老總們的驕傲,也是老總們心中的痛。
2011年,很多企業(yè)的新車型并沒有能在銷量中撐起一片天空。2012年,新車型可以更快打開銷路嗎?
臨摹之作
中國的重卡行業(yè),大部分的企業(yè)都是依靠引進車型起家和發(fā)展。比如斯太爾系的中國重汽、陜西重汽和上汽依維柯紅巖,福田歐曼。山西大運重卡是陳彥平(原中國重汽技術中心主任,后創(chuàng)建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主持開發(fā)設計的,也可以算作這個體系,只不過是改良版的。這五家企業(yè)的底盤技術都來自于斯太爾重卡平臺。
中國重汽跟沃爾沃的合資過程中,得到了沃爾沃的駕駛室,改進后配上斯太爾的底盤,著就是非常著名和大受歡迎的豪沃(HOWO)。陜汽的德龍系列來則自于曼的技術引進,隨后又衍生出F和M系列。
北奔重汽引進的是德國奔馳技術,現在其主力車型都是當年引進產品的升級版。華菱則是引進了三菱扶桑的技術,其產品能橫掃廣東市場,也得益于三菱重卡之前在廣東的良好口碑和用戶基礎。來自于韓國現代重卡技術的江淮格爾發(fā)血統比較復雜,因為現代的部分技術來自于奔馳,因此,格爾發(fā)也算奔馳重卡的遠親了。
這些車型都可以算作“描紅”之作,無論怎樣升級改進都無法脫離原來的車型影子,很多特點是從“娘胎”里帶出來的。
每個有汽車理想的老總都不甘如此。開發(fā)自己的新車型,不但關乎未來的市場和利潤,更是關乎老總和企業(yè)的榮譽。
近年來,中國重汽的豪沃A7、北奔重汽的V3、華菱的星凱馬、東風柳汽的M7(這個車型在2011上海車展剛剛亮相,現在還未正式進入市場),包括另外一個后起之秀聯合卡車在近幾年紛紛登臺亮相,這些車型都是各企業(yè)面對未來和中高端市場開發(fā)的車型,無論外觀、配置和設計理念都讓老車型望塵莫及。
這些車型,打個也許并不能算很恰當的比方,都可以看做是臨摹之作,比如臨摹奔馳、沃爾沃、曼或者斯堪尼亞,我們不妨稱作為奔馳體、沃爾沃體或者曼體。當然,所有的臨摹者都在模仿的同時加進了自己企業(yè)的特征和中國的元素。
總體上看,這些新開發(fā)車型的開發(fā)模式都大體相同,以我為主,借助外援,面向未來,定為中高端。這些新車型大都使用了很多先進的新技術、新工藝,比如自動變速箱、自動巡航、CAN總線、電泳技術等等,車型配置遠高于國內主流車型,并且在某些領域,比如電子影音娛樂領域,還超過了被臨摹的對象。
這些車型相對于現有主力車型價格更高,但比臨摹之原型,則要便宜很多。對于自家的“比肩國際、技術先進、外觀靚麗、適合國情”的新車型來說,各家企業(yè)和老總都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page$
干中學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對于這樣一些有較高性價比的,面向未來的新一代產品,中國的老百姓卻不怎么認賬。企業(yè)在推出新車型時也是滿腔熱情,眼里都是憧憬,心里滿是期待。然而,這些車型上市后,并沒有引起消費者的追捧。企業(yè)銷量的主體仍然是以前的老車型。
不少老總也發(fā)現,這些光鮮靚麗的新車型,的確在推廣的過程中存在一些設計、匹配上的問題。但是,瑕不掩瑜,有些小小的缺憾跟車輛較高的性價比而言,實在不算什么。況且,企業(yè)一直也在改進,現在的產品跟剛剛上市的產品相比,已經進步很多,大量的用戶為何還是不買賬呢?這些產品,縱然有些小小的缺點,價格有那么丁點小貴,但是相比進口車,已經太平民化了。為什么老百姓沒有蜂擁而至,群起而搶之?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些車相對于20多萬元的主流車型,并不算特別的好,而且,有時還喜歡“鬧點小脾氣”,時常免不了“罷工撂挑子”,讓用戶難以接受。
這些新車型,其實也是經過了嚴格的試驗,可是為什么銷售出去還是難免有問題?
有些東西,看起來不那么復雜,可是如果不經過長時間摸索和練習,也不能掌握核心要訣。就像游泳,咱們看見游泳運動員不就是甩甩胳膊動動腿嗎?可是如果咱們模仿著下水,別說游的能像游泳健將那么快,有的人就連對岸也游不過去,更有甚者就會“人沉大?!?。游泳健將的訣竅有很多,但其中肯定離不開賣油翁介紹他能讓油穿錢而入的訣竅那樣:“無他,唯手熟耳?!笔澜?A style="COLOR: blue" href="http://www.dhbuy366.com/Search.aspx?c=1&key=重卡" target=_blank>重卡巨頭,能夠達到今天的成就,不但得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持之以恒和堅忍不拔的決心,同時也都是“手熟耳”,那可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
未來之路
歲末之際,展望明年,這些新車型怎么辦?
對于重汽而言,HOWO A7究竟是在借曼技術改良后,以全新姿態(tài)面世,還是只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完善呢?明年重汽是否會以曼技術產品為主導呢?未來,A7會不會邊緣化?還不好說。
至于北奔的V3,華菱的星凱馬,柳汽的霸龍M7又會有著怎么樣的規(guī)劃呢?一切在商務年會之后見分曉。
其實,這些企業(yè)的這些新車型無論是發(fā)展得快一些,還是慢一些,是先慢熱而后熱銷,亦或是隨波逐流而后悄然無息,都對企業(yè)并無大礙。能開花結果更好,不能絢爛綻放也可以積攢研發(fā)經驗,為下一次成功積累失敗經歷。當年,東風不也失敗過一次(東風商用車曾經在2006年之前研發(fā)過一款重卡,也叫做天龍,但如流星般迅速隕落,不為人知),才有了后來的輝煌嗎?
對這些企業(yè)而言,新車型之痛也許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2004年,筆者仍然記憶猶新,當時有些企業(yè)在看解放奧威的笑話,他們把解放奧威J5上市后的種種囧態(tài)拿來娛樂;豈不知,解放J5雖不完美,沒能一炮而紅的這幅臨摹作品再差,那也是“臨帖”,畢竟不是“描紅”。描紅出來的再漂亮,那也是在別人的產品上做文章。所有的大家都是從最初的臨摹起步,然后才能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風格,最后自成一體。
$page$
有些新車型本身(HOWO A7、北奔的V3、華菱的星凱馬、柳汽的霸龍M7),難說是否會有更加燦爛的明天,但是,能夠百折不撓、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這些重卡企業(yè),一定會在新車型的起點上,繼續(xù)前進。企業(yè)未來的精彩表現也許會基于這些車型,也許是其他車型,這些新車型只不過是企業(yè)成長道路中的一段重要經歷。
不過,明年對于聯合卡車而言,可能會是一個比2011年更加艱難的一年。對于聯合卡車新車型和集瑞這個企業(yè)本身,對于未來可能都難以期許。因為跟上述企業(yè)都不一樣的是,聯合卡車除了新車型外,并沒有其他的車型可以支撐銷量。對于一個投資20億的重卡企業(yè)而言,年銷如果以千臺計,那么虧損就是難免的。聯合卡車,其向國外品牌重卡宣戰(zhàn)的決心更大于其他重卡主流企業(yè),這從其價格定位就可以看出。但是無論理想怎么美好,企業(yè)總是要過日子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那樣不用花錢?相比其他企業(yè)可以在新車型的基礎上持續(xù)改進,也可以基于新車型開發(fā)更加符合市場的更新一代的車型,而聯合卡車則不能夠進行得這么從容。假如明年聯合卡車的銷量不能突飛猛進,市場又能留出多少時間讓企業(yè)去改進和提高呢?
對中國企業(yè)而言,開發(fā)車型除了有技術,有外援,也得“手熟”。解放奧威J6能夠獲得現在的成功,也是經歷了J5前期問題層出不窮的階段。正是走過了很多彎路,才能有J6今天的成功。遙想J5當年剛上市時,發(fā)動機的問題,車橋的問題,變速箱的問題,大梁的問題,用焦頭爛額來形容當時的一汽解放并不為過。
J5經歷了陣痛,到J6上市時,適應市場的時間明顯縮短。因此,有了J5的鋪墊,J6的上量就顯得平穩(wěn)很多,導入期也明顯短于J5。
至于東風天龍,它跟解放類似,也是以自主開發(fā)為主。但跟解放的不同之處在于,東風商用車有日產柴的技術支持,發(fā)動機又有雷諾的DCI11,因此,東風天龍上市后雖然也坐過短暫的“冷板凳”,但是伴隨著產品不斷調整——更加迎合用戶的需求和持續(xù)的改進,東風天龍很快成為銷量明星。其后上市的東風天錦中卡,更是汲取了天龍的優(yōu)點,少走了天龍的彎路,上市后便一鳴驚人,快速躋身暢銷車型。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很多車型看起來并無復雜之處,但是如果沒有積淀和底蘊,又怎能有美麗綻放?
這些新車型,都是我們企業(yè)胸懷祖國,心系人民,比肩世界,看齊國際,瞄準明天的產品;是很多企業(yè)家懷揣實業(yè)救國之理想,期待中國汽車早日立于世界名車之林,發(fā)憤圖強,銳意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不畏市場艱險,不懼基礎單薄,跟時間賽跑的作品。它們推出來確實是趕上了火爆的2010年重卡市場,但是,卻未必能有火爆的銷量。其中原因,設計不夠“手熟”,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車輛的性能并不能夠讓用戶非常滿意,加上價格稍貴,瘋搶的局面當然就不會出現了。
不過,也要看到,有些新車型的銷量正在緩慢爬坡。伴隨著性能不斷改進,其產品能夠更加貼近用戶需求,再加上重卡已經逐漸從嚴重超載向逐步規(guī)范過渡,新車型的銷量一直在增長的通道中前行。今年,華菱星凱馬有著不錯表現,北奔V3的銷量也在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