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浮躁的國際化?
俄羅斯用戶奧斯塔什金1個多月來都在苦苦等待中國某品牌重卡零部件配件到來,這種滋味恐怕連生產廠家的老總都難以想象。難道這就是購買便宜中國車的代價?于是,不利于中國車的言語開始傳播開來。
“熱衷于出口的中國車企明顯缺乏產品后續(xù)改進的動力?!边@讓多年來一直努力將中國汽車推往俄羅斯市場的希比利公司董事長祝景成很是不解。
從產品出口、跨國并購到海外設廠,伴隨著中國汽車的成長、壯大,國際化似乎也順理成章。眼下,中國車企正在加速自己的國際化進程。一時間,國際化成為中國車企的熱門詞語,大大小小的企業(yè)無不大肆宣傳自己的國際化美好愿景。
然而,在中國車企風起云涌的國際化熱潮當中,除了少數幾個的喜悅之外,我們收獲的更多是痛苦、艱難、不信任抑或是指責。
出口是中國車企“走出去”的第一步,但許多人將出口片面地理解成了國際化,于是乎不計成本地出口(都宣稱出口好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而在有些國家只出口了幾輛車)。雖然《關于規(guī)范汽車出口秩序的通知》實施已一年,但仍有許多企業(yè)一擁而上,惡意競爭,彼此內耗;個別企業(yè)只做“一錘子買賣”,大打價格戰(zhàn);不重視渠道建設,配件跟不上,銷售服務體系亂象,缺乏產品后續(xù)改進的動力。對此,商務部機電與科技產業(yè)司副司長張驥深有感慨地說:“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汽車的形象?!?nbsp;
國內某微客廠家海外部門負責人說:“國內的某知名輕卡企業(yè)海外市場的價格僅比我們的微客貴上一點點,我特別奇怪他們怎么能做到如此低的價格。”
幾年前,奇瑞表示要在2007年進軍美國市場;吉利也稱要在2008年進入北美市場。2006年底,華晨忽然高調宣布要向歐洲出口15.8萬輛整車,歐洲車壇一片恐慌。
為了應對人民幣升值,并尋找更低成本的勞動力優(yōu)勢,國內一些汽車企業(yè)又紛紛高調表示,將在海外設廠或大舉收購。
然而事實證明,中國車企對國際化過程中的問題及困難估計不足,急于求成。中國車企高呼國際化雷聲大,雨點小。幾次“碰撞門”事件讓中國汽車顏面掃地,也為再次進入增加了難度。
早有專家提醒,海外市場不是中國車企的練兵場。用不成熟車型搶占海外市場,讓人懷疑中國汽車企業(yè)的誠意,是不是打算長久做下去。
真正的國際化,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風俗習慣、環(huán)保和勞工政策等,研發(fā)、管理、人才都要國際化。在許多中國汽車企業(yè)連最基礎的國際營銷人員都很缺乏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生產出的產品能符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長大了并不意味著就是成熟。自主品牌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fā)展,已經具備同國際巨頭競爭的初步實力。不過仍需要反思,自己真的擁有強大競爭力了嗎?這種競爭力在多大程度上容易被競爭者所復制?
無內不穩(wěn),無外不強,內外兼修,相互促進,道理大家都很明白。在國內市場,2007年自主品牌也遭遇了市場份額下滑的尷尬情形。在技術、渠道和品牌劣勢下,猛攻海外市場這一“圍魏救趙”策略能否奏效?國內本土市場上的優(yōu)勢還能維持多久?
即使有了一定的競爭力,如何將這種競爭力傳導到國際市場?為什么在本土市場的售后服務優(yōu)勢,到了俄羅斯就不太起作用?
聯想為什么能避開海外收購的滑鐵盧?柳傳志分析認為跨國并購必須“想清楚”——事前想、系統(tǒng)想、有組織地想。
《中國企業(yè)家》總編牛文文總結說,柳傳志以及聯想高層團隊在本土積累起來的豐富智慧。聯想在收購前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想風險,在收購后以學習者的謙虛低調而不是新主人的盛氣凌人進入IBM,局面平穩(wěn)后果斷換CEO貫徹自己的戰(zhàn)略意圖,這一整套打法,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弱勝強”的精髓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相比之下,急于開拓國際市場的中國車企,完全想清楚了嗎?是不是真的需要國際化?是沿著日韓同行當年的足跡,還是參照國內其他行業(yè)企業(yè)國際化路徑?
在不友善的全球商業(yè)環(huán)境下,無論如何,中國汽車企業(yè)都需要小心翼翼的國際化,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
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中國汽車企業(yè)需要謙虛些,少說多做。
不管怎樣,中國車企國際化的勇氣和努力都值得贊賞,期待中國車企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一路走好。